金門縣政府道路用地之價購、容積移轉及公私有地交換作業說明書

協議價購作業說明

協議價購即如同一般買賣,是由政府和民眾「協商出土地的買賣價格」,目的在於維護地主權益,讓地主有和政府協議的機會。以下將以問答方式對協議價購做說明,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權益。

協議價購是什麼?是徵收嗎?

不,不是,協議價購不是徵收,所以其實不具強制性,價格談不攏,就不交易,土地仍然是你的。

協議價購其實和一般的土地交易一樣,是雙方以談好的價格進行土地交易。只是一般的土地交易是人和人之間,協議價購是人和政府機關之間的土地交易。

好吧,那政府要出多少錢買?

政府很有錢,但站在公益立場,不可能無上限的談交易價格,因此有個基準。

以往,因為是直接以「公告現值加四成」做為底價,不僅偏離實際市場交易價格,而且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底價的條件下,導致時常交易失敗。因為不可能出到高於底價的金額去交易。

但現在新的法令已經公布施行,現在談協議價購,都是以市價查估金額進行的。通過合格的第三方地政士的市價查估,政府提出的交易價格將會貼近市價,不是政府喊的價錢算數,可以避免你的權益損失,也可以讓其他的大眾安心,政府並沒有亂花錢。

不過也因為交易價格是經過第三方的市價查估才會得知,不但無法即時得知、也會因為周邊土地實際交易金額而有所變動。因為協商階段的金額是暫估的,而最後實際交易金額是查估後的,因此最後交易金額會以查估結果為準。

可能高一點、可能低一點,但總之不會讓你吃虧。

好吧,那我的地只有一小塊在道路上,可以只賣一部分嗎?

可以喔!

這種情況我們會先辦理土地分割,把道路實際要使用的土地範圍分割出來,然後就這一部分的土地進行交易。分割作業將由專業的地政局進行,不會影響到道路範圍以外的部分,請安心。

或是,道路範圍外的地剩不多,我可以整塊賣嗎?

也可以喔!

因為有可能土地在道路範圍內的很多,造成分割後你剩餘的土地只剩一點、或形狀很奇怪,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「畸零地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因為你持有「畸零地」用途也不大,基於公益原則,只要你提出,政府就會連這一部分也買下!

我的土地上有蓋東西,要拆嗎?

要喔!

因為買來的地是要用作道路使用的,上面有東西當然不行。不過不用擔心,地上的東西,我們通常叫他「地上物」,而金門縣政府是有「金門縣辦理公共工程用地地上物拆遷補償查估作業原則」的!

我們會以地上物拆遷補償的標準,給予你相當的補償金額!不用擔心會血本無歸!!如果是自己拆還領更多喔!!!

好,我想賣地,該怎麼進行?

有幾項作業必須進行,但好消息是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政府來做,以下我們用實際案例進行說明。

  1. 假設你有一塊位於都市計畫道路上的土地,面積是343.2㎡。
  2. 我們會先洽地政局取得位於你的土地附近的近期買賣交易資料,並以近期買賣交易價格進行市價估計。本案例為2,200元/㎡。
  3. 我們會辦一場協議價購會議,確認雙方同意以2,200元/㎡辦理協議價購,價購面積為343.2㎡,交易總價是755,040元。
  4. 接著我們會請地政士跟你接洽,他會協助你完成各項土地過戶作業,這個階段可能需要準備以下文件:
    1. ...(待補)
    2. ...(待補)
    3. ...(待補)
  5. 土地交易時的相關費用都將由政府支付。而土地增值稅部分,則由政府出具公文給稅捐機關及地政士辦理,會免徵,也就是不用付增值稅
  6. 過戶完成後,我們會提供一張領據,請你在領據上簽名蓋章;連同存入帳戶等資料交給我們後,接著就是撥款的行政程序作業,一般七~十天左右即可完成。
  7. 檢查你的戶頭,看錢是不是正確無誤的進去了,交易完成!

    法令依據

  8. 金門縣辦理公共工程用地地上物拆遷補償查估作業原則
  9. 土地徵收補償市價查估辦法